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先天的体质,先天的东西是我们不能改变的。
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很长时间,吃药了都还不好,而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,就是多喝点水,没过几天就没事了?
这是因为,体质的不同导致了生病以后疾病的发展、转变、程度也不同;国内著名中医学家王琦教授及其率领的团队经过30年的长期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,通过对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,归纳总结出人群中9种常见体质:
A型--平和体质,健康型(占人群比例:32.75%)
男性多于女性,年轻人多于老年人;体形匀称健壮,性格随和开朗;特点是不爱得病,吃得好、睡得好、心情好、面色好。
此种体质养生宜采取“中庸之道”,即“合理膳食(不饥不饱)、适量运动(不多不少)、戒烟限酒(少饮有益)、心理平衡(顺其自然)”。
B型--阳虚体质,怕冷型(占人群比例:7.9%)
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;身体肌肉松软,性格内向沉静;特点是手足冰凉,易感湿邪,体内产生的热能不够,因此有虚寒的表现 ,女性还会出现痛经症状。
主要做好“防寒保暖”,包括少喝凉开水、少吃冷饮、少吹空调等。
C型--阴虚体质,缺水型(占人群比例:8.89%)
以西部地区和年轻人多见;体形瘦长,性格急躁外向好动;特点是口干、唇干、皮肤干、口渴,易患阴亏燥热等病,例如盗汗、甲亢、失眠等。
这类人群需要保证足够的摄水量和午休,忌熬夜。
D型--气虚体质,汗多气短型(占人群比例:12.71%)
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,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;特点是疲乏、气短、出汗多,性格内向不稳定;容易患感冒和皮肤瘙痒,严重的会导致胃下垂,女性子宫下垂等。
建议多吃益气健脾食物,少吃泄气的空心菜和生萝卜等。
E型--痰湿体质,体胖型(占人群比例:6.28%)
以工作应酬多的男性、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多见;油脂分泌过剩,内分泌失衡,舌苔厚,四肢酸胀无力。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,性格温和乐观能忍耐;最易得脱发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富贵病。
建议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,并且经常晒太阳。
F型--湿热体质,常年长痘型(占人群比例:9.88%)
以南部和东部地区多见,学生和商人多见;这种人体内有湿热,表现在皮肤上长口疮、痤疮、湿疹,性格表现为急躁易怒;易患疮疖、黄疸、慢性前列腺炎等症。
建议淡饮食、戒烟酒、少熬夜、多运动。
G型--血瘀体质,长斑型(占人群比例:7.95%)
以南方人、脑力劳动者和女性多见;瘦人居多,性易急心易烦;这类人舌下静脉一般是瘀紫的,脸上有暗斑,血脉运行不流畅,容易患出血、中风和冠心病等血管堵塞的病。
建议多吃疏肝、活血、行气的食物,身体不适及早就医。
H型--气郁体质,衰弱型(占人群比例:8.73%)
以年轻人和工作压力大者多见;体形偏瘦,性格敏感脆弱;经常性的情绪低落,容易患失眠、抑郁症、神经官能症等。
建议尽量增加户外活动,解除自我封闭状态。
I型--特禀体质,过敏型(占人群比例:4.91%)
人群分布、体形和性格均无特殊群体;多为遗传所致;特点为适应能力差,容易患药物过敏、花粉症、哮喘等病,建议饮食清淡、均衡。
尽量避开过敏源,避免情绪紧张。
"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",也"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",体质不同,易患疾病也不同,采取的养生策略也不一样。
针对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,通过合理的精神调摄、起居调护、形体锻炼,通过改善体质,强健我们的体魄,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。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,从而达到预防疾病、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